释行云看到方丈在叹息,自己也显得很难过。
“当时我强忍着这股黑气试图回到山洞,想将这本书放回去,看看是否能够化解,我深知到了绝学里所提到的那四句戒言,可当我回到那里的时候,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山洞,同时体内的黑气也在发作,也只好返回想走出树林看看附近有没有人,可是每隔一天,体内黑气发作的频率也就越大,甚至一次比一次厉害,可能是我昏迷过去失去知觉,被路过的村民扶到了他们的村落,可是我再次发作,失去理智的对那些无辜又善良的村民下了黑手,把他们都打伤了。”
说到这里,释行云整个人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,想起那些被他打伤的村民,年近中旬的他此时嚎啕大哭起来,方丈一旁安慰道:“别哭了,相信佛主会明白这一切并非你所愿,你现在应该好好休息,我们大家也会想办法帮你化解体内的黑气。”
一旁的长老们昔日也是释行云的师兄弟,看到他这样,也不时的安慰道:“是呀,行云你就好好休息下,这几天我们派人把后山的石洞开凿好之后,你就先去那里暂住,等有所恢复之后你就可以回到寺院里跟大家在一起了。”
带着一丝哀怨的释行云说道:“我知道,如今变成这样,要是不去后山暂住继续留在寺中的话,体内的黑气一旦发作,我也担心会伤及寺里的人,目前也只能这样才能避免了。”
少林寺,六十年后...
于威跟于远听完方丈诉说关于这名苦行僧的事情之后,两人不免替他的遭遇感到一些惋惜,一个本是得道高僧,却阴差阳错遭受到变故成了另一局面。
“所以自从那天之后,释行云大师就一直在少林寺的后山石洞内,他后来有回到少林寺吗?”于远对释行云后来是否回到寺内感到好奇。
“哦弥陀佛,说来真是惭愧,虽然当时的方丈跟长老们合力帮忙,但是最终也无法把释行云体内的那股黑气化解,一直到他死的那天,才真正恢复过来,但是已经为时已晚,似乎这股黑气是有意附在他体内,直到他死亡的那天,才自动消失,犹如咒诅般让人畏惧。”
于威此时除了替释行云感到惋惜之余,同时也关心那本绝学后来怎么样。
“方丈,后来那本绝学怎么样了,被包在袈裟后经过日夜诵经祈祷,那股黑气还是依然充斥在四周吗?”
“那本绝学直到当时的方丈圆寂之时,跟释行云大师一样,都没能去除围在四周的黑气,后来继任的掌门就将它存放在了藏金阁的一个大箱子里面,可当时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,我继任之后不久有次去藏金阁了解事物的时候,在查阅清点经书的时候,透过存放经书的木架发现那个大箱子旁边仿佛站了一个人,但是根本看不清那个人长什么样子,少林寺乃佛门清静地,平时除了寺里的僧人之外是没有其他人的,更别说是藏金阁这种地方,我只能怀疑是不是有人偷偷进入少林寺想偷取什么经书,可当我靠近的时候,一眨眼看到的那个人影就不见了,直到我走到箱子旁边这才知道,原来箱子里存放的正是当年释行云带回少林的那本绝学,但是至于我看到的那个人影,一直到现在都无从得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”
于威继续说道:“看来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都是围绕着关于那本绝学,以及当初那个湖边山洞,只是好好的山洞为什么会消失不见,这件事情的疑点其实还是很多,关于后来也只是弄清了释行云大师是因为什么才会失去理智,整个人犹如走火入魔。”
三个人在房里一直从深夜聊到了天亮,一直到早晨两兄弟才离开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,于远一进房没多久就倒头大睡,而于威却显得心事重重,对于释行云大师的事情心里一直耿耿于怀,总觉得这件事绝对没有那么简单,整件事情串联起来显得非常诡异,关于这本绝学的出处以及来龙去脉更加扑朔迷离,就连释行云大师自己,也对这本绝学知之甚少,而且还被一股黑气缠身直到圆寂。
于威躺在床上越是去想,就越是想要查清更多的真相,他这时突发奇想打算去后山调查一番,毕竟释行云大师的后半生几乎都被禁锢在那个石洞里面,说不定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新的线索,来揭开关于那本绝学的一些谜题。
“二弟...二弟...”
于威试图叫醒正在熟睡的于远,可是眼前于远睡的就像一头死猪一样,连衣服鞋子都没脱,整个人就趴在床上呼呼大睡,任凭他怎么叫都无法让于远醒过来,自己也无可奈何,想想一宿没睡,看着于远睡的那么香,还是自己去算了。
因为释行云的关系,在那之后,后山就成了闲人勿近的禁地,除了寺内的长老跟方丈,平时其他僧人跟长老以下的人员都不允许擅自进去后山的范围,所以于威离开房间穿过各寺院的路上显得格外谨慎,深怕被人发现,尽量避开寺内的僧人,人多的地方就等一下再过去,在路上碰到打招呼行礼的僧众,于威也只好假装应付一下,虽然自己只是出于查清真相的那份求知欲,但是被人发现的话自己也是百口莫辩,尤其是自己曾经作为少林寺的俗家弟子,加上每个月派人送钱到少林寺,方丈才格外通融把关于释行云大师的事情说了出来,如果被发现的话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,也不希望让方丈认为自己觊觎那本绝本另有企图,于威一边往后山的方向赶,一边心里在想着,昨天晚上方丈也是一宿没睡,现在肯定跟于远一样正在休息,这个时候动身应该是再好不过了。
于威自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圆满,可同时他根本不知道,身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