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少林寺后,一行人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登封城的八方客栈。
“二位少爷,今天我们就先在客栈住一宿,晚上吃完饭,好好睡一觉,明天早上卯时天一亮我们再出发吧!”
“知道了老李,一切由你来打点吧!”
于威是家中长子,还未出生老李就是府中的管家,所以于家的人,一直都很相信老李的为人,甚至允许老李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,也因为于家人一直以来的信任与爱戴,老李也一直尽心尽力的为于家打理府中的各种大小事物。
八方客栈是登封城比较大的客栈,距离少林寺比较近,生意一向非常好,来往的大部分客人都是出来跑江湖的,每年前往少林寺习武的人络绎不绝。
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,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所著武学多不胜数,历代多数门派创建掌门都出自少林寺,除了众多的武学秘籍,少林寺从不参与江湖的腥风血雨,被世人公认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。
“店小二...”一行人商量好了之后老李叫着。
“来了客官,要吃点什么吗”小二带着一脸的微笑并热情的招待着。
“给我们来一斤花雕,两叠酱牛肉,五碗白饭,来一只烧鸡,再来一道糖醋鲤鱼,最后来一些你们这里比较有名的菜色”
“好咧,各位客官先坐一下,先喝点上等的好茶,你们的菜马上我叫厨房给你们做好”
“嗯...”
点完菜之后,五人坐着暂时喝点茶水,并留意着周围。
“大哥,我们在少林寺待了八年,现在突然下山,我还真是有点不太适应”
“二弟,既来之则安之,无需多虑,过惯了少林寺的生活,待我们回长安之后,适应一段时间就可以了”
兄弟二人正在闲聊之际,此时从八方客栈的门外进来了几个人。
“有客到,客官里面请,楼上有上好的雅座”掌柜一看进来的客人穿着体面,马上热情的招呼着。
“大哥,你看那几个人!”于远被刚进来的几个人吸引。
于威好奇的朝着于远目光的方向看过去,只见几个穿着带有铸剑阁字样衣服的青年人走进来,手里还拿着刻有铸剑阁字样的兵器,朝掌柜说的楼上走去。
“铸剑阁,这个是有什么来头吗?”于远好奇着问着。
管家此时开口说道:“少爷,这个铸剑阁可能你们这几年在少林寺的缘故,才有所不知,铸剑阁并不是什么名门大派,也不参与江湖的各种纷争,他们是专门给人锻造兵器的,据说天底下没有铸剑阁锻造不了的兵器,尤其是铸剑阁的老阁主,如果能提供上等的材料,老阁主就能打造出最好的兵器,很多名门大派每年都会找他们打造兵器,所以不管什么门派,平时看到铸剑阁的人,都会对他们恭恭敬敬,退让三分。
“也是,他们既不参与江湖的纷争,说明这点铸剑阁不会损伤各个门派的利益,而且需要打造好的兵器就得找他们,肯定要退让三分”于威心思缜密,明白这当中的利害。
“老李,那如果有天我们于家要是想打造上等的兵器,也可以找他们吗?”于远兴奋的问着老李。
“当然可以,只要没有跟铸剑阁埋下什么恩怨,有生意上门,他们都会接的!”
于威听于远这样说有点疑惑。
“二弟,记住方丈的教诲,我们自小上山习武主要是强身健体,不要参与武林纷争!”
于远急忙解释道:“大哥,我只是说说而已,没有别的意思,有把武器在身上防身也是不错的”
店小二此时从厨房端着酒菜出来:“客官,让你们久等了,来,这是你们点的菜,各位请慢用,如果还需要什么,随时叫我!”
“知道了,对了店小二,你们这里还有没有上等的客房,今天我们五个人要住在这”
“客官稍等,我去问一下我们的掌柜看看还有没有,我们这里平时客人比较多”
店小二急忙走到柜台处询问掌柜,然后马上返回。
“各位客官,我们店还有上等房,请问需要几间”
“给我们留四间上房就可以了,明天早上卯时麻烦店小二叫一下我们,顺便给我们准备一些馒头跟一些水”管家一边说一边拿出了银两。
“好的,我马上去叫人准备好”
“这里是十两银子,你拿着,应该够了吧,如果有多的,就当是打赏你的”
“够够够,谢谢客官!”店小二高兴的离开了。
于远看着一桌子的菜说道:“大哥,我们在少林寺八年,从来就没吃过这桌丰盛的菜呀,你看这只烧鸡,外面的皮烤成金黄色,那股烤制出来的特有香味,简直让人看着直咽口水,别说是吃,以前就连看都没看过,顶多就是脑海里想象一下。
“二弟,不要大惊小怪,让人看了笑话,而且我们是俗家弟子,并没有被清规戒律约束着,如今也下山了,赶紧吃吧,吃饱了,晚上早点睡,明天早上天一亮我们就回长安,母亲还在家里等着我们回去。
一行人将一桌子饭菜一扫而光,酒足饭饱之后于威于远进了房间,管家带着两名随从来到客栈安置马匹的地方检查马车,毕竟登封城离长安城足足有四百公里,长途跋涉,为了一路能够顺利抵达,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,老李身为管家,本能的事先检查了一下马车跟马匹的状态,要是发现马生病了或者马车坏了,就可以及时避免。
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,店小二按照管家说的时间卯时,前来敲门叫于威一行人起床,同时也准备好了馒头跟水,供一行人在路上食用。
两名随从下了楼,牵着马车在客栈门外等候,兄弟二人梳洗之后,收拾了一下跟管家也下楼一起上了马车,一行人朝着长安城出发了。
连续三天不断赶路,总算是到了长安城外,八年没有回来,两兄弟拉开马车的布帘仔细的看着自己出生的地方有什么变化。
长安城取意为长治久安,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,还未进城,宏伟气派的高大城墙已经映入眼帘,城楼下的百姓人潮涌动,不停穿梭进出长安城,随着于威一行人的马车朝城门推进,繁华的街道一览无遗,大街上熙熙壤壤的人群热闹非凡,街道两旁的商贩做着生意,口里不时叫喊着:“快来呀,新鲜的水果,不甜不要钱”“刚出炉的热包子,快来买呀!”“冰糖葫芦,好吃的冰糖葫芦呀”“卖猪肉了卖猪肉,刚宰的新鲜猪肉!”
虽然街上很热闹,但是此时兄弟俩心不在焉,更多的是想尽快回家,穿过热闹的街道,往里再走了一段路便停了下来,同样是长安城的一条街道旁,只是不处于闹市区,所以显得清净了不少。
“二位少爷,我们到了!”
管家说完就先下了马车,朝着街边的一户大宅院小跑着过去,两名随从也下了车,牵着马朝大宅院的门前走去试着停好。
“开门,我是管家,屋里的人快开门,少爷回来啊!”老李抓着门环边敲着门边喊着。
“来了来了...”里面的人一边开门一边回应老李。
开门的是两个仆人,脸部神色略显慌张,应该是听到老李的话之后,小跑着来开门。
“你们两个把马车上少爷的东西拿进去,另外两个把马车从后门牵进去,把车从马身上卸下来安放好,把马牵进马棚,顺便给马喂点水跟青草”
下人们听从管家老李的吩咐各自去忙了。
兄弟俩在老李的带领下进入内堂,穿过天井之后,来到了位于北面的正房,府上的丫鬟跟下人看到于威跟于远回来了都私底下窃窃私语。
“咚咚咚...”老李走进房门轻轻的敲着房门。
“谁呀...”里面传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声音。
“夫人,少爷已经回来了,就在门外”
“母亲,我们回来了!”
“什么,我的两个儿子回来了,是真的吗?快,快叫他们进来”女人的声音有点抖,语气显得有点激动。
老李轻轻推开房门,于威于远走了进去,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妇人,面部显得有点憔悴,脸色也显得有点苍白,嘴唇也有点发紫,还时不时的捂着手帕咳嗽,显然病了有一段时间,见到于威跟于远,用那双瘦弱的手硬是撑起自己的身体,奋力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两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