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境界及解释(1 / 1)

一、走向诸有,逆反太无。

本书中,先天神灵境界有两个:太乙、大罗。

太乙:万物之本源,先天即为道;(具体特性看“第166章”)

太乙之后,是大罗。

太极大罗:(有形有质有炁而有体)——代表万物诸有,永恒自在;

太素大罗:(有形有质而有炁)——初步逆反,自万物而成“三”;

太始大罗:(有炁有形无质)——继续逆反,由“三”变“二”;

太初大罗(有炁无形无质)——深度逆反,由“二”变“一”;

太易大罗(无形无质无炁)——太无之理,空无所空;

盘古大罗——自虚无中回归,当见盘古真人。

一步步逆反,这便是本书主角要走的大罗深造之路。

ps:本书中,境界不分什么前中后期,也没有“半步太乙”、“太乙巅峰小成大圆满”这种说法。

道成之后,凝聚道果,自然证道大罗。

二、具体解释如下:

太乙,乃宇宙万物之本源,也即是“道”。

先天神灵与道同存,故而大家都是太乙。这既是一种生命层次的描述,也是对道的直观表达。

大罗,其中“大”为广大,意指无量。“罗”为网罗,意指包罗万象。

故此,大罗无量,包容诸有。

此二者,名虽各异,却同出于道。

只不过后者比前者走得更远,更高,所以现在成了境界的代名词。

自太乙而入大罗,成就先天之先,是由“道之本源”走向“包容诸有”的过程。

而成为大罗之后,接下来就是一个“逆反太无”的过程。

“若夫圣人之游也,即动乎至虛,游心乎太无,驰于方外,行于无门,听于无声,视于无形。”

大罗是包容诸有,继续逆反太无,从“有”到“无”,最后自“无”中回归。

这条路不同人不同走法。

用我上本书举例,仙道——鸿钧入大罗之后,从有到无分为以下几步:

大罗斩三尸成混元——合道而无道——舍我而无我——归来见盘古。

所以仙道在大罗之后的路是1.大罗2.道成混元,3.无道 4.无我 5.见盘古。

当然,本书里面后面四步都算在大罗的范畴之内,是大罗自身做减求空,逆反太无,倒炼先天的过程。

~~~~

太乙之下的境界,依次是:

人仙、地仙、天仙、真仙、玄仙、金仙。

在本书中,这是境界的代名词,也是证道的六大路径。

还有“鬼仙”、“神仙”这两种证道法门。

具体解释及相关特性(表现力),在本书的“第165章万仙大会,三清出道”至“第168章炼假成真,以力证道”这四章。

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