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愤怒的阅卷组!(1 / 1)

随着收卷的铃声响起,苏墨将最后一点内容填充完毕,而后缓缓起身。

走出教师的那一刻,他深深呼了一口气。

他所想到的,能做的,都已经竭尽全力了。

这张试卷是被扔在垃圾桶,还是放在大领导的书桌上,他无法左右。

即便是真的不被重视,他也要在公开网络上发布一些言论,引起国家的重视。

可真的走到那一步,很有可能引起漂亮国的重视,不知道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。

思索之中,耳边突然传来室友的声音。

“老三,老三。”

“考的怎么样啊。”

还不等苏墨开口,一旁的其余两个室友也迎了上来,眼神中满是好奇。

舍长拉开众人,笑着说道。

“老三可是年级第一,这不是轻轻松松。”

苏墨在学校的成绩一向是名列前茅,众人觉得他这次都是稳进中科院了。

一旁的刘天笑着说道。

“是啊,老三你别卖关子了,题难不难?”

“就是啊,给兄弟们传授传授经验,明年我们也来试一试。”

看着一众室友的热情询问,苏墨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“题不算难,你们明年考试就知道了。”

“回去再说吧,在这儿堵着也不像话。”

几人扫视一圈,发现堵在这里确实麻烦,纷纷转身返回宿舍。

另一边,中科院的教学楼内,一众老师汇聚在一起,批阅试卷。

众人看着面前的试卷,神情严肃无比。

这次的试卷筛选不仅仅是一次考试,更是华夏科研的第一批生力军。

事关华夏未来五十年发展,众人都不敢马虎,极为认真。

试卷不多,可因为题型极难,批阅试卷的难度也呈指数级增长。

一众教师神情严肃的翻阅着面前的试卷,生怕错过一些细节。

办公室内,语文老师王山忽然顿住。

他揉了揉眼睛,害怕自己看错了试卷内容。

其他的试卷有好有坏,总归是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,可面前的试卷不一样。

在答题卡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数字和公式。

拿错试卷了?

语文试卷上竟然会出现数学公式?

就在王山打算询问哪位老师拿错了试卷之时,办公室忽的响起一道呵斥。

“混账,简直是混账。”

“这是在开玩笑吗?”

这声呵斥瞬间吸引了所有阅卷老师的注意力。

大家阅卷本就枯燥,如今突然出现这样的意外,众人心中都比较好奇。

“赵老师,这是怎么了?”

“这样的考试都有人交白卷吗?”

“唉,这些学生啊,还是不知道这次考试意味着什么。”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,纷纷赶往那位老师身边。

听着众人的议论,王山心中越想越气,他猛地一拍桌子,愤怒道。

“我这里也有。”

就在一众老师翻阅试卷时,京都一所研究院内。

因为这次考试乃是全国顶尖院校一同参与,物理和化学相关的试卷都会被送到这里。

一众研究院充当了最后一道阅卷老师。

研究所的办公室内,一位教授半眯着眼睛,自言自语道。

“公式没问题,用磁场控制核裂变的确可以省去耐高温的改料。”

“可是这电磁场怎么控制呢?”

“现在的温度还不够原子核催动啊。”

钱光华一只手托着下巴,眉头紧缩的开始思考。

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猜测已经有足足五十年。

所有国家都清楚,可控核聚变一定是未来的主流能源,无数科学家都尝试过不同的思路,最后都无疾而终。

关于电磁场操控核裂变的猜测早就有人提出,只是各种数据都不支持完成这项试验。

钱光华在一张试卷上看到的公式,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思路可行。

经过一番试验,公式上的内容的确完成了,可是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。

接下来该怎么办?

钱光华一时间愣住了。

就在他思索该如何继续之时,忽然有人高呼道。

“这张试卷有问题。”

听到这话,钱光华快步走了出去。

“关于未来的国际形势预测?”

一众研究员听到这话都愣住了。

在中科院的招生考试中写国际形势?这孩子是不是走错考场了?

钱光华扫了一眼就打算转身离开,可其中的一个字眼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。

“伊拉克境内的高强度铀,是解决可控核裂变的关键材料。”

解决可控核裂变的材料?

需要用到高强度铀?

他是物理领域的顶尖教授,对于高强度铀并不陌生。

这是一种极为稳定的金属,即便是在电磁场内也可以不受影响。

等一等?

不受影响?

难道高强度铀真的是解决可控核裂变的根本原因吗?

钱光华脑海中下意识的浮现出一个试验模型,可是却显得有些空洞,他需要有人帮他理清其中的关键思路。

对的,不仅仅是高强度铀,还有其他的物质。

就在钱光华思索之时,一位研究院突然笑出了声。

“建造防辐射城市?疯了吗?”

“足以容纳十四亿人的城市,亏他能写得出来。”

听着众人的话,钱光华将手中的试卷递给他们。

“先别笑,你们看看这张试卷。”

众人接过钱光华手中的试卷,认真翻阅。

十分钟后,一众研究员都皱紧眉头,有些不知所措的开口道。

“这,这好像有点道理啊。”

“要不试验一下?反正也不麻烦。”

众人都是物理方面的专家,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公式的确可行。

钱光华指了指自己的办公室说道。

“我已经试验过了,公式是对的,参数也没问题。”

“现在的关键是后面该怎么办?”

听到这话,众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插嘴。

后面的问题牵扯到化学材料,众人一窍不通,这个问题得找专业人士解决。

一位研究院扶着眼睛,试探性的开口说道。

“要不,这张试卷上报吧。”

“我感觉那些国际形势的分析好像也有些道理。”

“说不定就是真的呢?”

其他众人对视一眼,各自点点头。

物理方面的问题他们已经证实了真实性,关于化学材料和国际形势的问题,就需要其他的专家来证明其真实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