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4.夜里摘菜(1 / 1)

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1175 字 21小时前

夜里十一点半,闹钟一响李兰花就起床了。

她家周毛柱白天去帮忙盖发酵池,这会儿睡得死沉且鼾声连天,让进入更年期睡眠很不行的李兰花一阵羡慕。

不过想想夫妻俩一天能挣三四百还省一顿饭,不禁又激情满满了。

她才出院子,就见一同上山的张红也恰巧到了门口:“正打算喊你呢。”

李兰花美滋滋的:“我定了闹铃——你不是说今晚不来吗?”

白天八九个小时的班儿,虽说只负责看着机器顺带不紧不慢打包装箱并不累,可这大半夜的摘菜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?

张红却叹口气:“唉,这两天夜里老睡不好觉,还不如来干点活儿……十一点那会儿我给乌兰打电话,她还不乐意呢。”

李兰花哈哈笑起来:“她怕你累晕乎了栽地里了。”

张红满不在乎:“这就是时间分散点,累倒也不累,白天八九个小时,晚上四个小时,但是吃的好,住自己家!我倒情愿吃人家大厨做的菜。”

“我隔壁那家打工做厂里包装的,一天12个小时站在流水线上,工资是给180可吃饭排队就给半个小时的时间……那是挣钱还是挣命呢?”

聊起打工这个话题,两人又免不了探讨一番——明年要不要争取一下这个正式工?

正式工的工资细算下来肯定没有他们这种短工每天收入高。但正式工旱涝保收,一日三餐,每个月都稳定啊!

张红想了想:“我还是想当正式的。这短工忙的时候挺挣钱,不忙也没活儿了,不保险。”

“再说了,我也不想在家里做饭……我做饭你也知道,不咋好吃。累一天了回来还得自己现做,也挺麻烦的。”

山上食堂就不一样了。他们之前去吃的时候就发现了,那个蒋师傅做事有条理还爱干净,灶台擦得一点痕迹都没有。

用的油啊什么的都是跟他们自家用的一样,滋味还好,花样还多……

有现成的,谁还爱自己回家做呀?

她这么一说,李兰花就犹豫了——她明年咋弄啊?

就这么聊着想着,两人很快就顺着一路明晃晃的路灯来到了山坡上。

工厂门口,两辆运输车已经等在那里了。乌兰则站在一摞塑料白筐面前,见到她们俩来赶紧招招手:

“你们真打算连轴转啊?我这头一天要的菜量不大,应该也能行的。”

摘菜就三四个小时就给八十块钱,傻子才不干呢!张红和李兰花斩钉截铁:

“还都来了……你先说要什么菜,怎么收拾,我们俩现在就干!”

“那行!”他们爽快,乌兰也爽快:

“先把这小板凳绑在身上,等一下在菜地里坐着方便。”

“然后在这儿拿筐子,拿了就上前边那片空心菜那里,一排排的挑嫩的掐。”

这话说的,这空心菜种下到现在也就个把月,还能老了不成?

张红“哎”了一声,二话不说,学着乌兰的样子往自己腰上绑了个板凳,然后一手提着空筐子,直接就来到菜地了。

那空心菜不是他们农村常种的趴地老品种空心菜,而是细溜溜直挺挺跟嫩竹子似的,大约有个二三十厘米高。

晚上的夜灯一打,叶子杆子青嫩的跟青苹果似的。两根手指那么轻轻一掐,折断时便发出“咔”的一声清脆声响。

张红和李兰花是头一回在地里收拾这种直立的空心菜,一开始掐两根还有些生疏。可一旦熟悉了之后,两手飞舞,动作尤其迅速。

一时间,哪怕就他们两人,也在这一垄菜地里奏出了格外有韵律的节奏。

而这些被掐下来的空心菜个头均匀,条形齐整,翠色鲜嫩,又被整整齐齐码在长方形的白色塑料筐里……

不管是不是强迫症,看到这种状态都会瞬间舒展眉头。

一边干着活儿两人还聊着天:“这种直杆的空心菜,看着是比咱们以前那趴地的干净漂亮……也不知道他们家今年留种不,留的话明年我也种一点。”

“是呢,我去市区看人家超市里卖的也都是这种……明年看看那种子店有没有,看着嫩生生的,应该好吃。”

小板凳高度合适,两人刚开始干活也并不觉得累,甚至还有余力再看看周围的菜地——

了不得!光这空心菜怕不都得有五六亩地了。

难得的是长势还都有差距,每天摘都有新鲜的,难怪当初撒种子活儿不重,还非拖了好些天。

而且空心菜这玩意儿能长,一亩地恨不得能收两千斤。摘完一茬儿,过个大半个月又能再摘一茬……

想到接下来的日子源源不断有活儿,李兰花和张红也是激情高涨。

而当他们的空心菜摘完一行后,村里其他人也陆续来了。不过显然分工各不相同,有摘苋菜的——红苋菜在晚风中摇摆着细嫩嫩的枝叶,分明也是好吃的。

绿油油蓬松松的茼蒿看着就让人想捋一把,回头刀切了,拿面糊糊拌一拌上锅蒸,又养心又补脑还不长胖!

关键是,滋味还好吃极了!

再远一些就是割韭菜的……

十月的新韭可不是六月里老掉牙的那些,叶片肥厚宽大,一手能揪一大把,镰刀在齐根刷刷的割……

哎呀!甭管是包饺子还是炒鸡蛋,补肾壮阳又好吃啊!

而边缘那块地里,还有人正埋头扯着葱蒜呢!

圆墩墩的多瓣蒜,紫皮的独头小蒜,清嫩且香气独特的蒜苗,还有同样葱管绿油油的本地红头小香葱……

不知怎么的,这活儿干着干着,嘴角的笑就越来越大。而后,漫山遍野都响起了大伙欢天喜地的说话声。

明明是深夜,这山上灯火通明,大火热热闹闹,竟也有了白日的繁华。

乌兰拉着宋三成不断的把满了的菜筐搬过来过秤,再把空的筐子送过去,大半夜微凉的秋风中,硬是折腾了一身热汗。

而守在车子边的两名司机却是纳了闷了:

“摘个菜哪里没有,还非得跨省跑这么远的地方来?真是豆腐盘个肉价钱!外来的和尚会念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