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0章 要盖楼(1 / 1)

大国军垦 大强67 1163 字 1天前

洪柳不由分说的跟着杨革勇去了招待所。也没有把衣服拿回家去洗,只是买了块肥皂就在房间里洗了起来。杨革勇躺在床上,恍惚间又回到了在厂里上班的日子。

人这一生总会有许多遗憾的。比如说我爱的人名花有主,爱我的人惨不忍睹。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,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准确。爱情这东西就是这样,能让我们记住的,永远是失去或者得不到的。

杨革勇和叶雨泽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。但是却有着一样的经历,就是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但又无法挽回的爱情。

叶雨泽如今的放浪形骸其实就是他心中的爱情已经消亡了。而杨革勇虽然和赵玲儿在一起了,但是这场爱情他很被动,甚至于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她?

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,如今的叶雨泽和杨革勇在实力上说,已经属于很强的那一类人了。甚至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,但是他们却无法改变自己。这种无奈和遗憾,会伴随他们这一生的岁月。

晚上时候,洪学思匆匆的来找杨革勇了。看到女儿在这里,他狠狠的瞪了一眼。然后才跟杨革勇谈起了毛毯厂那边的库存。

那边大概也有二百多万的库存产品了。这样加起来大概要五百万的资金。因为杨革勇长期在外面进货,所以资金大部分都在他的账户上。基建连如今最不差的就是钱。如果真的需要,加上叶雨泽,五个亿也能凑出来。

杨革勇打了个电话,叫拉货的车早点出发,先来伊宁把货直接拉去邻国境内。

如今公司贸易已经允许双方把货运到对方境内的指定地点了。只不过需要开一个临时通行证,凭这个可以在对方境内停留一天。

因为叶雨泽又进口了设备,所以马全义忙着建造厂房,如今团里已经无法供应他们那么多建材了。不过无所谓。邻国的钢筋水泥质优价廉,甚至团里的建筑公司还要靠他们接济呢。

如今马全义已经开始嫌连里地方小了。毕竟被前后两座山夹着,中间还有一条河,谁能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不多。所以建筑只能沿着河岸朝东西两个方向扩张。但是按照固有思维,马全义是不想把连队面积扩的太大的,那样不好管理。所以,连里商量之后,准备盖楼。

要把连里的住房全部改建成楼房,这样一来,原来的平房就可以用来建筑厂房了。为这事马全义还特地给叶雨泽打了个电话,想听听他的意见。

叶雨泽自然大力支持,全部住进楼房之后,就可以集中供暖,要知道北疆那边冬天要占全年的将近一半了。

就是做饭还有些麻烦,毕竟那个时代液化气还没有流行。不过想想也不是大事,每天那么多车跑口岸,拉回一车就够全连人用半个月了。

叶雨泽叫马全义稍微等等,他去找人弄一份图纸回来。如今唐城正在大规模的建设。叶雨泽是想一步到位,直接把基建连弄成现代化的小区。

直接找到刘建国,他的事情刘建国自然重视。亲自陪着他跑设计院和几个建筑公司。终于在一个获得过设计金奖的设计师那里,搞到了一张让叶雨泽满意的图纸。

等这张图纸寄到马全义手里,这个干了半辈子建筑的连长激动的手都颤抖了。太他妈高大上了,这辈子能盖几栋这样的楼房,走到哪也够吹嘘几个月的。

图纸中的房子是六层,有完整的取暖和制冷设施。还有配套的冷热水设备。主要是还有电梯,这对于一个偏远山区的连队这就是梦幻啊!

这还是叶雨泽考虑到建筑工艺问题,不然他都打算直接盖那种二十多层的楼房了。可惜此时的基建连只能盖砖混结构的楼房,这种楼房不适合盖的太高。

连里一共是265人,共98户。加上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也要单独给房子,这样有一百五十户也就足够了。也就是三栋楼的事情。成本有限,只要地皮不要钱,那点材料费不值一提。人工又是基建连自己的。

时间紧任务重,已经六月下旬了,必须抓紧开工。这次马全义也玩了次大手笔。直接把团部的建筑公司给雇佣了。反正团里欠着那么多地膜钱呢,到时候一起算就是了。

还有那些在连里打零工的人员,马全义索性一起雇佣了。就为了一个快字。

毛线和毛毯运到哈萨克斯坦境内后,阿克克烈极为兴奋。这两年因为杨革勇,他在这一片也算个拿得出手的商人了。只不过因为他一直从事废品行业,他们国内那些人都没太在意他。其实他也愿意这样,闷声发大财。

阿克克烈拉着杨革勇去了一趟阿拉木图。主要是让他看那些毛毯的图案和风格。虽然这边大多数人口也是哈萨克族,但是因为地域的不同,风格和图案也有区别。

杨革勇干脆用相机都拍照下来。等回去洗了交给地毯厂就行。毛毯这种东西不仅是哈萨克人喜欢。整个苏联境内差不多的联盟国家都有铺地毯的习惯。杨革勇明白,这可是个巨大的商机。

等回到伊宁,杨革勇去了一次毛毯厂。把那些照片交给厂长,问他能不能生产?只不过是图案的变化,这个自然没有问题。

知道杨革勇要长期要货,厂长激动的拉着杨革勇和洪学思喝了一场大酒。杨革勇等于一下救了两个厂。

洪学思喝多了百感交集,拉着杨革勇的手就不肯送开了。这个娃等于帮了他两次大忙,可自己却把他的前途给毁了。

不过杨革勇却一点也不恨他,毕竟如果没有洪学思,估计自己也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。福兮祸兮一直是个需要辩证去看的话题。

现在基建连的钢锭产量一天都达到了二百吨。地膜产量也到了五吨。王作林最近已经常驻这边了。

因为单靠这个地方他都挣得盆满钵满了。若是一不小心被别人抢了去,他哭都找不到地方。而且派别人来,他也不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