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 想麻烦你两件事(1 / 1)

沧海扬帆 齐橙 1161 字 1天前

“原材料这方面,仁桥工业局说可以帮助解决一下。”俞国荣说道。

这件事,就要涉及到地区间的博弈了。

水南省建了个黄澜化工厂,拥有年产6万吨聚酯的产能。但黄澜化工厂生产的聚酯,却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纤维的,只有少数的一点可以用作塑料原料。

仁桥地区是塑料制品产业集聚的地区,需要的塑料原料非常多。但由于仁桥地区的塑料企业全都是乡镇企业,不入省里的法眼,黄澜化工厂生产的聚酯瓶片本身就数量很少,哪里轮得到仁桥地区头上。

省里看不上仁桥的这些乡镇企业,仁桥地区工业局却是很看重它们的。原因无它,这些企业能够给地区创造利税和就业,是当地的经济支柱。

为了支持本地塑料制品企业的发展,仁桥地区工业局经常要外出化缘,帮塑料企业找原料,其中的艰苦与辛酸自不必提。

俞国荣得到投资1200万就可以建起一家年产5000吨聚酯的企业这一消息之后,便联系了一些同行,商讨集资建一家聚酯厂的事情。大家都是懂行的人,高凡担心的原料问题,俞国荣等人自然也能想得到。

这些人与地区工业局也是有往来的,他们把这种情况向地区工业局反映了一下,地区工业局马上表示,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把厂子建起来,工业局可以会同地区计委、外贸等部门去想办法解决pta的进口问题。

仁桥有一些小商品和海产品的出口,具有一定的创汇能力。根据省里的政策,有创汇能力的地区,有权申请一部分外汇,用于进口设备、原材料等,这其中有进一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的考虑,也有奖励先进,刺激出口创汇积极性的考虑。

能够拥有一年5000吨聚酯瓶片的产量,对于仁桥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说成具有战略意义也不为过。所以,仁桥工业局便向俞国荣等人打了包票,声称只要他们的聚酯厂建起来,pta的供应,就由工业局负责了。

当然,俞国荣他们也得投桃报李,他们生产出来的聚酯瓶片,是要拿出相当一部分交给地区去分配的。

“居然还有这样的操作。”

高凡听完俞国荣的叙述,觉得大开眼界。他的知识是超前于时代的,对于这个年代里的一些做法反而不了解。

“这么说,我们沧化公司能够出口创汇,如果我们要求省里帮我们进口一些原材料,也是可以的?”高凡向俞国荣问道。

“当然可以!”俞国荣说,“你们茂林省的政策是怎么样的,我不太清楚,不过估计各省的情况都差不多。我们水南省的政策,就是规定创汇和用汇是挂钩的,比如一家企业创汇100万美元,就可以申请5万至10万的用汇。

“你们沧化公司能够创汇,省里肯定会给你们留出用汇指标的。这些指标具体怎么用,就需要你们打报告,说明正当理由。

“比如说,你们提出你们的产品包装需要用到塑料,要弄到塑料,就需要用pta去换,那么让省里帮你们进口一些pta,省里也是无话可说的。”

“这个……,不到万不得已,先不考虑我这边的渠道吧。”高凡赶紧声明。

好家伙,俞国荣不会是盯上了他这边的创汇能力吧,想用沧化公司的用汇指标来给他们进口原料。高凡原来不太懂这个,但也知道作为一家创汇企业,肯定是有一些用汇权利的。

他的打算,是用这些外汇去采购一些国内不能提供的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,如果用来采购没啥技术含量的pta,也未免太可惜了。

“哈哈,高老弟别紧张,我还真没打过你这边的主意。”俞国荣看出了高凡的心思,笑着开解道。

高凡说:“既然你们都已经考虑好了,甚至连原材料的来源都安排好了,那么老俞你专门来找我,又是什么目的呢?”

“我来找你,也是我那几个打算一起合伙搞聚酯的朋友的主意,我们想麻烦你两件事。”俞国荣认真地说道。

“愿闻其详。”高凡也不开玩笑了,同样认真地看着俞国荣,等他开口。

“第一件事,”俞国荣伸出一个手指头,“潘总工那边搞出来的技术,到底行不行,我们看不懂,我们想请高老弟帮我们鉴定一下。”

“老俞,你不会是把我当成神仙了吧?”高凡道,“我就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,你让我帮你们鉴定一套聚酯装置行不行,你们也不怕我看走眼了?”

“不会的。”俞国荣说,“高老弟的水平之高,是别人比不了的。就说你给兴龙涂料厂搞的那个涂料配方,仁桥这边好多人在模彷,都没有模彷出来。还有你们沧化开发的这个化学清洗剂,都卖到日本去了,连日本人的技术都不如你,我们还有啥不相信的?”

俞国荣这番话,半真半假。真的那部分,正如他自己所说的。至于假的那部分,就是他还隐瞒了自己的另一番心思。

从潘越那里,俞国荣知道高凡曾经得到了化工部副部长郑立农的垂青。照潘越的说法,高凡就是郑立农安排在南方监督他工作的。关于后一点,俞国荣辗转地从省化工厅那边也得到了证实。

知道这一点,俞国荣便决定,聚酯装置这件事,一定要拉高凡参与。他和他的那些朋友都是乡镇企业家,万一被潘越给坑了,买到手里的装置达不到设计要求,想找水化设讲理,人家也不一定会搭理他们。

但如果有高凡参与,情况就不同了。水化设敢湖弄他们这些农民,却不敢湖弄高凡,因为高凡是代表着郑立农的。

高凡不知道俞国荣的这番算计,但他倒是并不拒绝替潘越做一个背书。小型聚酯装置这件事,是他提出来的,他甚至比潘越更希望这种装置能够早日投产。

出于这样的考虑,他点点头,对俞国荣说道:“这件事,我可以答应你。不过,我自己的水平肯定是不够的,到时候,我会帮你们联系一下国家化工设计院,请他们安排几个专家来做鉴定,你看如何?”

/

请记住本书域名:。入殓师灵异录